第一部分:专业概要
一、专业简要描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包含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微电子学和以光电信息转换、存储、传输、处理为核心的光电子学。培养能在该领域从事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管理等工作,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亮点
专业拥有辽宁省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电子工艺生产线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突出,与知名高校“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共同跻身全国前十,居东北地区第一。
第二部分:专业介绍
一、专业解读
沈阳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60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98年调整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专业教师全员具有博士学位。获韩国首尔大学,日本高知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教师4人,获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自动化所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博士学位教师1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人才称号获得者6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86%,中青年教师比例占77%,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沈阳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微电子技术领域,依托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微机电系统集成、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特色方向。
二、专业核心课程
半导体物理学、微电子器件原理、半导体敏感元件、纳米材料与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混合信号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仿真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片上系统设计基础、微机电系统、微电子工艺基础。
三、专业优势
2021年,多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推进解决制约发展的 “芯病”。中国芯片产业开始崛起,“卡脖子”问题将被打破。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人数不到30万人,人才缺口40-70万,未来十多年,集成电路产业面临长期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大,2017-2020年间投产的62座半导体晶圆厂中有26座位于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范围广泛,刚毕业的本科生平均年薪为10万元,工作5年以后,平均年薪为20万元左右。研究生30万左右。沈阳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努力培养能够着眼世界、对标一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并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市场生存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是本专业一贯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沈阳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特色方向: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势、特色研究方向,是一个涵盖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基础理论以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射频电路等设计方法的研究方向。针对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网络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不断出现的集成电路芯片瓶颈问题,开展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仿真与实验研究、工艺与制备方法研究,以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实现技术难点攻关,满足国家对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应用的自主可控需求。
微机电系统集成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传统、主干研究方向。该研究方向以微纳传感器敏感原理、微纳执行器原理、微机电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制备等内容为基础,针对姿态控制、惯性导航、生化分析、医疗卫生等领域对微小质量、加速度、浓度、压力等非电量信息的监测需求,解决压力敏感结构芯片、加速度敏感结构芯片、微全分析系统芯片定制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并通过集成化工艺研究,突破关键制备技术瓶颈最终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和输出功能,以摆脱国外技术封锁。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新兴与前沿研究方向。该方向是随着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新型纳米材料与器件、神经形态和类脑芯片的兴起,针对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电子系统等领域的应用而展开。其研究内容涉及低维半导体材料理论、制备及其表征技术;新型纳米材料与器件原理及其设计;基于新型硅基神经元结构的智能电子系统原理与设计等。
功率半导体器件模拟与设计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传统研究方向之一,国内IGBT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国际电力半导体技术知名专家赵善麒博士为本专业1983年本科生。改方向针对大功率模块、太阳能电池、低维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展开广泛研究,与锦州市圣合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锦州市锦利电器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电力半导体器件公司共建有联合培养基地。
四、就业及升学情况
就业情况:本专业就业方向涵盖各类半导体材料,电子器件公司、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公司、LED芯片制造及封测公司、片上系统设计及制造公司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等单位,具体包括华为、大唐、中芯国际、北京燕东微电子、天津中环半导体、上海欣丰电子、江苏中科芯集成电路、扬州扬杰科技、浙江华立科技、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杭州海康威视、深圳吉华微特电子、沈阳中光电子、中电集团东北微电子研究所、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吉林华微电子等
升学情况:本专业每年考取研究生比例约30%,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的本科毕业生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