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知识工程、制造软件系统、机器人视觉和控制技术,对制造技工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使智能机器人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生产。而机器人技术同样在国家科技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智能制造和服务机器人方面,通过发展具有感知、思维和动作能力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从而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此为背景,2019年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主体,联合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市先进计算与信创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于2023年被认定为沈阳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围绕行业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推动轨道交通安全、传感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持续为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化技术成果。实验室具有高性能GPU计算服务集群、信创服务集群系统、单光束激光对射探测器、铁路车号识别系统、线扫描相机、3D视觉相机、各型号5轴及以上机械手等实验设备。研究方向一:SIP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以IP网为承载的音频、...
沈阳市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合作,开展多项研究,包括:航空发动机关键件状态监控及监检测技术、不同尺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建模方法、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及关键部件不同故障模式识别、基于数据驱动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故障智能诊断技术、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评估和智能维护策略与维修方案研究等。攻克了发动机数字化建模技术难题,承担了国家工信部“两机专项”重大项目、...
辽宁省高校先进在线检测技术实验室于2004年3月由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杨理践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图1 辽宁省高校先进在线检测技术实验室展牌实验室具备国内完善的管道内检测试验条件,拥有近1000平方米的研究工作场所和近5000平方米的室外模拟管道实验场所,拥有齐全的模拟管道运行实验设备。辽宁省先进在线检测技术实验室在杨理践教授的带领下,围绕长输管道内检测技术应用,在国内首次完整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高精度漏磁内检测系统,...
辽宁省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由辽宁省科技厅和财政厅批准组建,被辽宁省教育厅评定为第三批对接工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2013年被评为《机器视觉检测与图像识别创新团队》。本实验室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在仪器仪表学报、电子学报、光学学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五十余项,其中包括获得我国第一个授权的耳朵识别发明专利。2014年在辽宁沈阳举办了第九届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为充分发挥实验室多年来已形成的研究和开发基础,...
辽宁省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工程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经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杨理践教授担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图1 辽宁省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展牌中心一直以国家能源安全输送为己任,以卡脖子核心技术突破为根本,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在国内首先较完整地完成了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研究,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多年来,在管道内检测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
辽宁省输油气管道内检测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8月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杨理践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图1 辽宁省输油气管道内检测重点实验室展牌实验室以持续创新为目标,重点围绕管道全方位超高清漏磁内检测、管道弱磁应力集中区内检测、管道超声内检测、管道惯性测绘内检测、高速在线检测等先进管道内检测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培养及提升学生开展前沿问题的研究和探究能力。实验室致力于围绕国家和我省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