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9年,始建于1960年2月建立的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由1961年成立的无线电系(1972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和1986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个计算机学院以及四个校属研究所合并组建,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1960年,组建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材料与器件专业。
1961年3月,学校成立无线电系,下设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材料与器件、电机与电器三个本科专业(电机系撤销,电机制造专业改为电机与电器专业划入无线电系)。
1972年,无线电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电机与电器专业由无线电系分出,成立电机工程系。无线电材料和器件专业更名为半导体器件。
1976年,无线电技术专业更名为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
1977年,半导体器件专业更名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1978年,电子工程系增设计算机及应用本科专业。
1981年,11月3日精密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获批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4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电机系微型机应用研究室合并成立计算机工程系。
1985年,7月学校成立计算机学院。
1986年,7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下达“(86)教计字132号文件”批准我校计算机工程系改建成计算机学院。电子工程系增设应用电子技术本科专业。
1988年,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更名为检测技术及仪器。
1990年,10月15日计算机应用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3年,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学院增设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
1994年,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更名为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更名为微电子技术。
1996年,电子工程系增设通信工程本科专业。
1998年,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专业更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技术专业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合并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99年至今这四个专业一直以此专业名招生。
1999年,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加上四个校属弱电类研究所合并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年,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英国鲁顿大学举办“2+2”接续性本科培养项目,填补了我校国际合作办学空白。
2002年,计算机技术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软件专业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出,学校成立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英国鲁顿大学举办“2+2”的接续性本科培养项目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出,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2003年,软件工程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1月25日在国务院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获批博士学位点,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
2007年,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被增设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通过评估,继续成为省重点学科。
2008年,12月15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
2009年,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获批辽宁省提升计划重点学科。
2010年,信息学院增设智能控制本科专业。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3月3日仪器科学与技术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4年,9月仪器科学与技术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7 年,获批辽宁省仪器类唯一省一流学科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9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智能控制本科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出,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2021年,获批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22年,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